导航

网上党校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党群工作 > 网上党校 > 正文

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〈决议〉学习辅导百问】| 56.如何理解坚持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体推进?

来源:党工部 陶金宝    发布时间:2022年08月09日   浏览次数: 

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。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〈决议〉学习辅导百问》,对全会《决议》进行了全面阐释,是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权威辅导材料。

  中国文明网开设有声书专栏,对全书109个问题进行连载,帮助广大党员、干部、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,更好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、坚定信心、增强斗志。

  56如何理解坚持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体推进?

  《决议》指出,“党坚持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体推进,惩治震慑、制度约束、提高觉悟一体发力”。这是从理论与实践、部署与策略、目标与要求结合上对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作出的科学总结。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 、不想腐,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,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。

  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是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,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,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。这其中,“不敢”是前提,强调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,让党员、干部从害怕被查处的“不敢”走向敬畏党和人民、敬畏党纪国法的“不敢”;“不能”是关键,强调科学配置权力,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,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、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;“不想”是根本,强调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靠提高党性觉悟,靠涵养廉洁文化,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。

  第一,腐败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,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。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,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往往相伴而生、相互交织、相互渗透,腐败分子往往集政治蜕变、经济贪婪、生活腐化、道德败坏、作风专横于一身。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,存量还未清底,增量仍有发生,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,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。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,对以系统施治、标本兼治的理念治理腐败的要求越来越高。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,把治标与治本、约束与激励结合起来,不断提高综合功效,就能持续巩固良好政治生态,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。

  第二,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,党中央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,始终保持“严”的氛围、“惩”的力度,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,坚决防范各种利益集团“围猎”和“绑架”领导干部,坚决铲除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。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,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、阳奉阴违的“两面人”,清除利用金融资源权力大搞幕后交易、侵吞国有金融资产的腐败分子,深挖靠企吃企、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等腐败行为,加大教育系统反腐力度,加大对政法系统腐败惩治力度,对扶贫、民生领域腐败和涉黑涉恶保护伞一查到底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50余人;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违纪违法案件380万余件、查处408万余人。党的十九大后至2021年6月,全国共有4.2万人主动找党组织、找纪检监察机关投案,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力遏制,标本兼治综合效应更加凸显。

  第三,使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体推进有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。一是强化“三不”一体推进治理效能。打通三者内在联系,在严厉惩治的同时,扎牢制度笼子、规范权力运行,加强党性教育、提高思想觉悟,通过有效处置化解存量、强化监督遏制增量,使惩治震慑、制度约束、提高觉悟一体发力,推进标本兼治。二是完善“三不”一体推进制度机制。构建党统一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体制机制,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,推动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、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监督体系,健全统一决策、一体运行的纪检监察执纪执法工作机制。三是丰富“三不”一体推进的方法策略。加强研究探索,综合运用现代科技等手段,增强“三不”一体推进各项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;坚持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方针,善于运用党的政策策略,把“四种形态”、“三个区分开来”具体化、规范化,既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,又保护党员、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,实现政治效果、纪法效果、社会效果有机统一。

  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〈决议〉学习辅导百问》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,学习出版社、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。


来源:学习出版社、党建读物出版社


联系方式
Copyright © 2022 中煤第三建设(集团)三十六工程处 版权所有
地址:皖宿州市经济开发区金泰路与金江二路交汇处   邮编:234000
电话:0557-3713636
皖ICP备2021011469号